第50章 洗心革面的白眼狼将军(4)(万更大肥章...)-《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[快穿]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过他们拔刀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明庭劈刀的速度。

    一声惨叫后,圆滚滚的头颅带着一串血痕,咕噜噜滚的老远。

    明庭如法炮制,上了另一艘船,又砍了一波,把留在船上的水手都搞定后,开始在船上转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因为倭寇的强盗事业发达,他们造的船很先进,值得学习。

    岸上的惨叫声不断穿来,明庭只是守在船上。

    偶尔有几个往回跑的,可惜还没到船上,就被人追上。

    在倭寇的船出现在海边的时候,已经有人示警。

    许多隋城百姓吓得出逃,留下的多是一些跑不动的老弱妇幼。

    朝代更替,新朝还没走上正规,隋城的父母官没任命下来,兵士更是不足,那些有体力的人除了逃跑也做不了别的。

    本来留下的人准备等死,结果听到海边传来倭寇的惨叫,有几个大胆的人偷偷溜过来,看到眼前的一幕惊呆了。

    倭寇死了?

    杀倭寇的人……束着发,是他们这边的打扮?

    难道是自己人?!

    这几个人根本不相信,又看了一会儿,只见一个魁梧高大的人从海边船上走。

    “大人!”

    其他人提着还在滴血的刀,各个面带笑容。

    “全搞定了!”明庭看了看,满意地点点头。“不错,大家吃饭的本事没丢。”

    明庭早就发现躲在不远处的几个人,对他们招手。

    “本人是定远伯,被陛下任命为瑶州都司佥事,麻烦几位去城里叫人,这些倭寇的头我要割下来,送回京城。”

    为了怕人不信,他还拿出了官印,包在布里面丢过去。

    等人小心翼翼打开布包,拿出里面的金色大印后,这才相信明庭的身份。

    “大人是皇帝派来的?太好了!”几个人站出来,激动的不行,有人拔腿就往城里跑,他要喊人过来。

    “朝廷派人来了!大人在海边杀了倭寇!大家快出来!”

    隋城里,几个声音在叫嚷着,有人偷偷开门,又立刻关上。

    朝廷?

    朝廷都没有了,现在世道乱糟糟的,新朝怎么会这么快派人来?

    没人相信。

    只等来人喊破了喉咙,又有几个胆子大的,亲自去看了,回来也帮着喊,城里的人们才相信。

    等一群人呼啦地来到海边。

    看到地上的尸/体,他们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随后一个个上前冲尸体拳打脚踢吐口水。

    还有人抢了将士手里的刀,使出吃奶的力气砍在这些强盗身上。

    “这个独眼我认识,就是他杀了我爹――”

    “杀我儿的是他!儿啊,杀害你的凶手终于死了!”

    一时间,海滩上哭声一片。

    “这群畜生!”明庭身边,有人红着眼睛。

    本来他们的任务只是杀倭寇,可现在看到百姓们伤心欲绝的样子,这些将士们心里对倭寇的仇恨如烈焰般熊熊燃烧。

    “就因为他们,我们才要过来。”

    明庭沉声说道。

    齐铭派来的人很快就到了,接手了两艘船,会有海员将船开到离宁安最近的海港,作为军用。

    明庭叫人钉了木盒子,将这些倭寇的头砍下来,一个个装好封闭,快马加鞭送回京城。

    他这回除了写信之外,还写了折子,讲明了隋城的事情,把沿海百姓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写在里面。

    他直接在折子里要粮草要人马要工匠要钱要兵器。

    末了,明庭弄了点儿水滴在奏折和信上。

    “老大,你这是干嘛?”

    奉天不解。

    “悲从中来,难以自拔。”

    对造假,明庭一点儿都不心虚。

    能上位的人,心肠都硬,他不弄惨一点儿,怎么打动昌帝,怎么让皇帝重视海防,派兵过来。

    “厉害――”奉天心里想着,老大真是大大的狡猾。

    不过,一切都是为了沿海百姓。

    明庭还把隋城百姓平时吃的咸菜疙瘩和咸鱼干准备了几筐子,随着折子一起送回京城。

    这就是百姓们饱腹的食物。

    相信陛下看到后,品尝后,会更同情这里的百姓,也会拨出更多物资过来。

    因为原世界入冬后有好几拨倭寇上岸,做最后的扫荡,明庭没有在隋城停留,又赶赴了下一场。

    一个月下来,他们一共杀了五百多号贼寇,抢了十艘船。

    虽然有人受伤,但明庭有的是好药,来的兄弟们没有人丢命。

    齐铭收到明庭的战报,这段时间做梦都在笑,还一个劲儿地说皇上派定远伯来真是太对了,这位就是常胜将军。

    确定后面一段时间没有倭寇登陆,明庭带着人回到了宁安。

    自这次隋城的倭寇袭击后,海边会安静几个月,而这正是练兵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明庭在家里没休息,开始接手军务,五天后就带人到了海边训练。

    倭寇在海上多年,经历许多风雨,早就熟悉了海战。若他们只是在岸上防守,一是兵力分部太广,投资大消耗大,二是太被动。

    总归是要有自己的海军才行!

    除此之外,不管是军船还是军/炮,都得弄出来。

    真理只在大/炮的射程之内,明庭坚信这一点。

    昌帝在一个寒冷的朝会上收到了明庭的折子、书信,和128个木盒子。

    “定远伯立下大功!对战倭寇首战告捷!”

    昌帝兴奋的不行,叫人撬开一个盒子,里面的头颅用浓盐封着,没有坏。

    昌帝本身也是领兵的人,没有被吓着,反而直说好。

    可是等他看到明庭的折子,拿起咸菜疙瘩和咸鱼干尝了一口后,这个开国帝王泪水滚落下来。

    “瑶州百姓居然过的如此辛苦,是朕的过错……”

    虽然里面不乏作秀的成分在,可昌帝也是真的难过和愤怒。

    天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,现在他们吃不饱穿不暖,还饱受倭寇之患,他作为君父,能睡得着吗?

    很快,昌帝就让户部挑选人去上任,军部的粮草兵马跟上。

    没等人派出去,明庭的战报一封接一封的来了。

    “好!明庭不愧是朕的爱将!”昌帝兴奋极了,他就喜欢这样忠心耿耿的人。

    而且明庭不贪功,谁杀了几个倭寇,谁谁干了什么,有什么功劳,他都写的清清楚楚,而不是把军功都揽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这样老实的性子,叫昌帝很喜欢。

    他把咸菜疙瘩和咸鱼干分给一些重臣和太子王爷,自己也吃了几顿。

    j咸,难吃,干巴巴塞牙,昌帝觉得玉米窝头都比这好吃。

    再一想到明庭那么刚勇的人,居然写折子的时候难过的落泪,昌帝心中感叹。

    男儿有泪不轻弹,定远伯是个重情的人啊!

    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,沿海的百姓实在是过得太苦了。

    昌帝也从下了决心,一定要把前朝留下的隐患给治好。

    他刚写了旨意,就听说皇后和太子妃身体不适,呕吐不止,昌帝连忙去了坤德殿。

    原来太子妃进宫拜见周后,婆媳准备尝咸鱼,谁知道两个都吐了,这才宣太医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昌帝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“陛下大喜!皇后娘娘和太子妃都怀了身孕,而且脉象强劲!”

    啥?

    怀孕了?

    周后有些呆滞。

    她都是当祖母的人了,居然老蚌怀珠,还是和儿媳妇一起怀孕?这,这真叫人怪不好意思的……

    “赏!赏!”昌帝高兴极了。

    皇后年近四十有孕,他实在是没想到,但这不也说明皇后身体健康么!

    而且好事成双,太子妃也有了身孕,这真是天大的喜事!

    特别是听太医说,两人身体好胎儿也很好,昌帝更高兴。

    “定远伯打了胜仗,皇儿和皇孙都来了,哈哈哈哈!”昌帝一高兴,赏了皇后和太子妃一堆东西。

    东宫有喜,这是大事。

    太子赶来,也拉着太子妃的手很欢喜。

    等昌帝带走太子,要跟他商量瑶州的事情,太子妃急切地看着周后。

    “母后,是定远伯敬献的养生丸……”太子妃自从生下女儿伤了身体,几年都没动静,心里着急,这时候周后送来了养生丸。

    自从太子妃吃了养生丸,不但睡眠好,精神饱满,而且皮肤也变好,经期正常,整个人神采奕奕。

    这丸子周后也在吃,最近也气色好了许多,头上一根白头发都没有。

    现在她们俩都怀孕,可见养生丸的确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。

    “你好好养身体,这回必定能一举得男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婆媳对视一眼,知道她们这回是欠下明庭的大恩情了。

    明庭倒是不知道这变故,当初他调配出养生丸,也是想让两人身体健康,特别是太子妃。太子没有儿子,始终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虽然重男轻女并不好,可是古代皇朝,有儿子,特别是嫡子,对太子来说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不过,就连明庭自己,也不知道空间种出来的药材,药性会这么好。

    他正在船上操练将士们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史靖也发配到了瑶州。

    这回,没了明庭的帮忙,他没有被优待。

    到了宁安后,史靖直接被打发到矿山挖煤矿。

    第一次坐在装煤矿的筐子里,下到地下,在逼仄的环境里,拿着小锄头敲黑乎乎的矿石,史靖差点儿哭了。

    他从小到大,哪里吃过这种苦头?

    原来在牢里的日子不是最难的,只是失去自由。

    现在他不但没有自由,挖的矿石重量不够,还会挨打挨骂,甚至饿肚子!

    “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!”史靖抹了把眼泪,矿粉弄得脸上黑乎乎的。

    他的手是拿笔的啊,是考科举,是当大官写奏折的,怎么能做这种粗事?

    和他一样心里不平衡的,是金玉萍。

    她,没有见到明庭!

    那个马奴根本不在宁安城,据说出去打倭寇去了,不在家。

    金玉萍差点儿气死!

    心里骂道:果然是个莽夫,只会打打杀杀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