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章室内人工降雨-《重生之我是阿斗》
第(2/3)页
消息大部分都是好消息,整个城池快速被控制在蜀军手上。刘厚也因应各种情况,不断发出新的命令,在通信兵不断地来回奔走中,整支部队在他手上如臂指使。
随着东吴残兵被杀的杀、捉的捉、逃的逃,喧闹的番禺城逐渐安定下来。除了派出巡逻队在城中加强巡逻外,其他战兵都被收拢起来,严令他们回到军营里,不得无辜外出。省得他们做出扰民、伤民的事情来。
刘厚又命人贴出安民告示,派人逐街逐巷敲锣打鼓告知百姓,大汉朝光复领土了,大汉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,请百姓安心生活。
这一战,蜀军共俘虏东吴兵三万多人,杀死超过4万,其余逃出城外的不计其数。这下,辎重队又可以得到大量人手补充了。之前因为抽调人员补充到藤甲军中造成的人手不足,一下子得到了超额的补偿。
包括步骘在内的番禺城大小官吏被俘十余人,其余的多数战死,一小部分逃出城外。
城中大小粮仓大部分被保存下来,只有个别小粮仓被东吴兵攻破烧掉。可以说,这样的结果算是很不错的了,尤其是粮仓,起初刘厚对能保住那么多粮仓根本没抱多大希望。
他用热气球洒下大量传单,也不过是想让鼓动城中百姓,给步骘带来一些麻烦而已,就算是派出周雪,也没指望她能成什么事。没想到的是,这两招都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奇。
城中的粮仓几乎全部完整地保存下来,这可以说是他这一战最大的收获。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有粮就好办事了。
他让费祎马上安排人手,打开官仓,以赈那些在洪水中和这次攻城产生的灾民。
虽然心忧荆州和关公,但是刘厚知道自己鞭长莫及,于是他没有下令马上北上,而是老老实实地在番禺城休整起来。
各支部队战损的士兵需要补充;新补充进藤甲军的兵丁训练还很不足,需要进一步训练;前段时间的战事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都被大量消耗,需要等待补充;俘虏太多,需要慢慢消化……
诸事繁杂,也是他不得不停下来休整的原因。没多久,成都运来了一批新的枪管和弹药,这令刘厚的底气足了很多。
经过连番大战,火枪兵很多枪管都已经损坏,弹药也被大量消耗,这批物资补充真是及时雨。从成都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将东西运到岭南,补给线实在太长了,即使刘厚拥有几万人的辎重队,有时候也不能做到及时补给。
这令刘厚生出想在岭南建立火器工坊的念头,不过想起现在荆州的工坊有可能落在敌国手中,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这些东西太重要,太需要保密了,还是放在自己的地盘中好,虽然运输艰难了点,但是比起泄密,这点艰难似乎不算什么。
随着辎重队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些学院的毕业生,刘厚很高兴,自己现在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,人手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,有了这批干才,自己的压力可以减少很多。
这批毕业生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,他就是赵云的大儿子赵统。赵云一共有两个儿子,一个叫赵统,一个叫赵广,他们都在学院读书。
赵广还年幼,继续留在学院读书,而赵统已经十四岁,之前看着张苞、关兴两人跟着太子殿下东征西讨早就眼红了,但是赵云对这两个儿子要求很严格,坚决不同意他们过早出来征战,一定要他们留在学院学习。
现在赵统已经十四岁,在古代已经不算小了,加之可能赵云觉得自己渐渐老了,是时候让儿子出来锻炼锻炼了,如果现在还不让他出来,自己也照看不了他多少年了,所以就同意了他出来。
刘厚看到赵统来到军前效命很开心,马上任命他为亲兵统领。刘厚的亲兵现在有一个营的编制,五百*人。
张苞和关兴都做了火枪兵的团长,各统领着一个团1500*人的兵力。赵统虽然带的兵没他们多,但是,他的手下装备是全军最精良的,兵员素质也是最好的,而且亲兵营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。
所以,赵统刚一来到军中,地位一点也不比张苞、关兴这两个老兄弟差,可见刘厚对他是何等看重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