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蜀军中当然有聪明人,郭攸之、邓芝、步骘这三个臭皮匠研究了司马懿这封回信半天,三个人又合计了一下,然后由郭攸之向刘厚汇报: “陛下,司马仲达这封信隐含了他想投诚的心意,可是因为担心家族受到连累而不敢投诚。” 刘厚虽然也是聪明人,不过毕竟还年轻,人生阅历少,就算两世加起来,人生阅历也比不上三个臭皮匠,所以一时没有看出司马懿这封信中隐含着这个意思,这时候听郭攸之说起,不由得精神一振。 “喔?果然?”刘厚问道。 “应该没错,陛下请看这句话:‘大丈夫理当忠君爱国,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遗祸亲族。’其中说的忠君爱国,忠那个君,爱那个国他并没有说明。陛下可还记得,上一回我们兵临襄阳城下时,陛下也曾经给他说过大汉正统、刘氏天下的事情,当时他对此不屑一顾,还反唇相讥。 可是这一次,陛下的上一封信中也说到过这个问题,可是他却没有再就这个问题发表过任何言论,只是婉拒了陛下的招揽而已。他前后两次的态度变化那么大,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。 再看看后面那半句,‘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遗祸亲族’,这不摆明在说他之所以不投诚,是因为担心连累亲人吗?”郭攸之道。 “你们的意思是:只要我们能帮他将亲人解救出来,他就会投诚?”刘厚是一个举一反三之人,听到郭攸之说的司马懿不投降的原因,已经开始想应对之法来。 他的心已经开始火热起来,如果能得到司马懿这样的智谋界的大牛投诚,那是多么爽的一件事啊。就算不说他以后在朝廷中能帮到自己多少,单单解决了眼前这二十多万魏军,扫除了北伐路上一大障碍这一桩事,都是了不得的大好处、大成就。 更何况,现在魏国的文臣武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,以前随着曹操纵横天下的老将不是已经作古就是垂垂老矣,邓艾、钟会等那些厉害的新生代还没起来,如果魏国少了司马懿,还有谁能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伐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