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降服司马懿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避免了一场大战,可以少死很多青年人。虽然这些人是魏国的,但是归根到底他们都是汉人,刘厚一直想多保留汉人一点元气,所以说,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值得去试一试。 “陛下英明。”这次三个臭皮匠一起躬身称颂道。 “那具体我们怎么做?”刘厚问道。 “首先,我们大军就在这里和司马懿对峙着,为解救行动争取时间。其次,我们应该派人到许昌去,尽快将司马懿的族人偷运出魏境,只要他们都到来我们大汉的境内,我们就可以挟亲属以令司马,到时候就由不得司马懿不归顺了。”这次是步骘补充说道。 听到这话,刘厚心中想起了徐庶,徐庶本来是看好刘备的,谁知道,曹操派人将他母亲控制住了。徐庶是个孝子,为了母亲只能归顺了曹操,不过他的心一直向着刘备,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。后来“徐庶进曹营”与“关羽降曹”事件演化为成语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。 现在司马懿情况和徐庶有点相似,如果自己控制了他的亲族,那么他会不会也半推半就就投降了呢?刘厚对此很期待,不但是他,郭攸之等人对此也认为可能性很大。 古代人是很讲孝道的,徐庶为了母亲就可以转投另一个主公,司马懿为了整个亲族,如果他不肯转投明主,就等着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吧。 更何况他本来就有投降的意愿,获取其亲族只不过是给他一个好的借口,好让他就坡下驴而已,他没理由不下这个台阶。众人分析来分析去,一致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,应该立刻派人去执行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