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九章 小皇帝的志向-《重生之我是阿斗》
第(2/3)页
先不说匈奴的残余势力继续时不时犯边,匈奴衰落后,又有其他种族占领了匈奴的地盘,代替了匈奴原来的角色继续对边境造成危害。这就叫一鸡死一鸡鸣。
草原始终不是适合汉人生存的地方,就算耗尽倾国之力跑去草原,将敌对的异族赶尽杀绝也没有用,因为仗打完之后,汉军始终是要从草原撤军的,汉人不可能长期占领这些苦寒之地。
这就等于为其他草原民族做了嫁衣。其他民族趁这这个势力真空期崛起,接收了原来那个被汉军打败的民族的一切,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,他们就会逐渐壮大起来。
等他们的力量足够大的时候,他们就会对原来臣服的汉人举起了屠刀,他们就会在欲望与野性的驱使下,变成与这片草原前一任主人一模一样的匪徒、饿狼。
而且他们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,浑然想不起,以前他们也是被那些草原霸主欺压的角色。现在,他们反过来欺压、掠夺其他弱小民族,包括汉族却觉得理所当然。
郭攸之等人对历史都有很深的了解,对于草原上的势力变迁也略有了解,所以,他们都很不看好小皇帝的这个“志向”,甚至担心小皇帝将来会为此赌上了整个帝国,他们对视了一眼,都露出了担忧之色。
不过他们都明白,现在想劝小皇帝放弃这个“不切实际”的“理想”是很难的,由他刚才对邓芝的批判和冷嘲热讽就知道,现在谁敢提反对意见谁就撞到枪口上。
幸好,司马懿的提议很有可行性,他们认为这可以作为对草原部族作战的最终目标。当然,小皇帝肯定认为,这只是第一阶段的目标。既然大臣们的作战目标和小皇帝的第一阶段目标是一致,那么双方就可以暂时搁置争议,先同心协力将这个目标实现了再谈其他。
于是,君臣们暂时达成了共识,开始商讨具体的作战方针。郭攸之提出,虽然不可以和亲和封赏这些异族,但是,不妨碍派人进入草原,去做些挑拨离间的工作。
他认为,鲜卑三部,加上乌丸一共四股势力,这四股势力并不齐心,他们不但不团结,相反,各部之间还存在很多矛盾,甚至彼此之间是死敌的关系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