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慕风居然没有中状元,那岂不是说,他们很有机会? “崔涣见解独到,有纵横天下之才,御敕为榜眼!” 人群之中,崔涣蓦然抬起头,眼中露出狂喜之色,立即谢恩。 李慕风则是十分郁闷。 崔涣这个家伙,论文采,可是比他要差得多了,没想到他是探花,这小子居然成了榜眼? “杨猛有心怀天下之志,经邦济世之才,定为状元!” 礼部尚书高声道。 整座集贤殿内,所有的贡士都愣住了,鸦雀无声。 状元,居然是杨猛? 怎么可能? 此人品行不端,能来参加殿试就已经是大幸了,居然还能中状元? 有人想跳出来反对。 但是,很快他们就打消了这个想法。 此次的主考官可是陛下,当代的文圣。 陛下选出来的文章,难道还会有错? 难道说,这个杨猛,真的有惊世之才不成? “谢陛下!” 杨猛立刻踏步出列,领旨谢恩。 看来外界传言非虚,陛下,真是一位唯才是举的圣君。 “杨猛、崔涣、李慕风,皆入翰林院,为翰林院编修!” “其余人等,由吏部选调,暂留京城,听候任命。” “钦…此!” 礼部尚书将旨意宣读完毕。 “谢主隆恩!” 一众贡生皆是跪伏参拜,神色恭敬。 杨猛、崔涣、李慕风三人进入翰林院,前途无量。 虽说,其他人不如这三人有前途,但他们也都将被调入朝堂之上,或是前往地方出任父母官,将来,也会有机会成为大宋朝的股肱之臣。 第二天,清晨。 朝堂之上。 除去那满堂文武百官之外,今日这朝会上,已是多出了三张新面孔。 他们便是本次科举殿试的前三名。 状元杨猛。 榜眼崔涣。 探花李慕风。 他们因为在殿试之中的优异成绩,被赵麟直接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,进入翰林院,自然可以在这朝堂之上,获得一席之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