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伴随着一阵密集的火炮,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打破了黎明的静谧,以土包临时封堵缺口的那段城墙很快又被轰塌了十余丈。待至浓烟消散,事先隐蔽于圭峰山树林中的五百名勇士旋即一跃而起,向着缺口方向冲了过去。 然而守城清军对此早有防备,昨晚他们利用月色的掩护,悄悄缒城而出,连夜在缺口前方挖掘出了一道又深又宽的护城壕。趁着明军敢死队受阻于城壕前,守城清军旋即以飞矢、火铳疯狂发起反击,五百勇士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。 “鸣金收兵吧!”眼见五百勇士很快就已伤亡过半,再打下去也是徒劳,定国当即面无表情地下达了退兵的命令。 随着撤军的锣声敲响,李远一脸不甘地带着残存的两百多名勇士退回了本阵。见李远平安归队,定国这才放下心来,立即调转马头,返回了大营。 当夜,定国端坐于灯火通明的中军大帐内,脸色阴沉,靳统武、高文贵、陈奇策、吴三省、金维新等一干文武官员肃立于两侧,亦是默然无语。 “新会城墙坚固,如今又有新挖护城壕沟围住缺口,诸位可有破敌良策?”定国抬起头,凝视向在场众人,缓缓言道。 “在下以为不妨于圭峰山之上砍伐巨木,填筑壕沟,直抵缺口,以便我军可以攀缘而上。”金维新见帐中诸将没有一人开口说话,于是上前一步,拱手向定国提议道。 定国考虑了片刻,这才点头表示了同意,遂命靳统武前去督办此事。 次日天亮,但见数百明军将士喊着整齐划一的号子,将连夜从山中砍伐的七八棵巨木运了下来。没顾得上歇息,大伙又冒着如蝗的箭雨,将巨木架至城壕之上,直抵缺口下方。 新会守将刘秉功闻讯快步登上城楼,俯身于垛口之上,探头看去。只见城下已有密密麻麻的明军士卒踏着巨木通过护城壕,直逼缺口而来。见此情形,刘秉功连忙下令缺口附近的守军端起早已备在城头之上的大木桶,将盛于桶内,那些气味极其难闻的膏油尽数倾倒了下去。 等到膏油倒尽,清军又向城墙下方发射火箭,将覆有膏油的巨木引燃。 顷刻间,烈焰腾空而起,浓烟滚滚,热浪滔天,许多正在巨木上行走的明军将士瞬间就被大火吞没,惨叫着在火海中四处乱窜,直到颓然倒地,没过多久,惨叫声便渐渐平息下来,而大火却依旧还在猛烈地燃烧着。 过了一个多时辰,直到膏油全部燃烧殆尽,大火方才逐渐熄灭。架于护城壕之上的巨木大多都被烧成了焦炭,冒着袅袅青烟。 随着大火熄灭,攻城明军在弓弩手的掩护下再次向着城墙缺口发起了进攻。然而万万没有想到,守城清军竟突然将一群群衣不蔽体的百姓捆绑成串,驱赶到了缺口之上,密密麻麻地站成了一堵人墙。 见清军居然以百姓为质,在进退维谷之下,攻城明军一时面面相觑,不知是该继续攻城,还是向后退却。定国素来爱民如子,不忍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之中,赶忙命令弓弩手停止放箭,并将前线攻城将士全都撤了回来。 明军于新会城下屯兵围攻了近两月,始终没能找到有效的破城之法。不久后,细作带回了城内断粮的消息,定国遂不顾吴三省的极力反对,决定暂停进攻,令陈奇策、高文贵诸将连营分守围困。 为了避免出现当初攻打肇庆时,粮草不继被迫退兵的情况,定国一面命各营抓紧构筑工事,一面下令建造西宁王行署,摆出一副要打持久战的姿态,同时设置官曹,专职征发米盐。 第(2/3)页